1.为什么石油是越用越多呢?

2.为什么全国的油价不统一

3.洛克菲勒家族是如何崛起的?逃兵役发战争财

全球油价大幅上涨_全球油价暴跌秘密

沙特的油田遭遇袭击,导致全球石油供给减少,所以国际油价上涨。沙特油田被袭击以后,全球都在关注沙特的油田。很多人都会想是谁袭击了油田。先前胡塞武装表示是自己袭击了油田,但是美国和伊朗对比并不认可,依旧认为是伊朗袭击了油田。

如果说,沙特是从“技术论证”的角度,来证明伊朗导演了对石油设施的袭击,那么所谓“伊朗国家抵抗委员会”的披露,则是从决策过程上予以了证明,这似乎补足了沙特“论证”的不足,“抗委会”声称信息来自革命卫队内部,似乎加强了说服力。但事实上,不论是沙特的证明还是“抗委会”揭露的“内幕”,

都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伊朗实施了这次袭击。毕竟胡塞拥有伊朗的各种导弹、无人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所谓的视频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导弹是可以拐弯的。决定对沙特的石油设施发起袭击之后,革命卫队选择在伊朗西南部胡泽斯坦省进行准备工作,该地区的奥米迪耶拥有一座伊朗普通武装部队使用的军事基地,贾法尔扎德认为,这为伊朗的秘密军事行动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沙特油田遇到袭击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一方面油田遭遇袭击后全球的石油供给困难。另一方面国际油价的上涨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是伊朗袭击了油田的话,伊朗也是有目的的。

为什么石油是越用越多呢?

10月20日讯,隔夜,海外市场聚焦全球经济以及国际油市。全球经济方面,美联储褐皮书称企业对前景更加悲观,但通胀压力有所缓解;英国政局动荡不安,交易员仓皇逃离国债市场。国际油市方面,宣布将再释出1500万桶石油储备,中期选举前努力对抗高油价;美国称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的措施不会复制给OPEC产油国。此外,特斯拉公布接近创纪录水平的财季利润,但收入不及预期。

路透:美联储褐皮书称企业对前景更加悲观但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美联储周三在褐皮书报告中称,美国经济活动在最近几周温和扩张,尽管一些地区停滞不前,其他几个地区还有所下降,报告显示企业对前景越来越悲观。

此外,褐皮书指出,通胀压力已有所缓解,且预计将继续缓解,这是一个关键的“软数据”,显示美联储激进加息可能已经开始扭转通胀趋势。

彭博:英国政局动荡不安交易员仓皇逃离国债市场

英国灾难性的预算案导致交易员逃离英国国债市场,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他们会回来。

债券期货显示,投资者正在快速平仓离场,成交低于正常水平。根据洲际交易所公布的数据,目前市场上10年期英债未到期合约数量为2020年以来最低。

这一切都表明,即使财政大臣亨特叫停迷你预算并承诺恢复财政稳定,投资者对英国国债仍然缺乏兴趣。许多分析师警告称,重建投资者的信任和修复减税案造成的经济损害需假以时日才能实现。

英国高达两位数的通胀率以及央行售债决定也是促使投资者回避该市场的一个原因。

AbrdnPlc驻爱丁堡的投资总监ThomasWalker表示,“无论国内还是全球,经济环境都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

周三,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两周来首次跌破4%。5年期和30年期收益率之差创出三周最大跌幅。

路透:宣布将再释出1500万桶石油储备中期选举前努力对抗高油价

美国总统宣布了一项计划,从国家紧急储备中出售1500万桶原油,并开始补充储备,试图在11月8日的中期选举之前抑制高涨的汽油价格。

还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内重新补充战略石油储备。

他目前受到共和党人的批评,后者指责他出于政治原因而不是因为紧急情况而动用储备。

彭博:美国柴油需求飙升而库存只有25天令政府面临一大挑战

周三公布的政府数据显示,美国柴油需求激增,但供应却仍保持在有史以来的最低季节性水平。

这种用于取暖和卡车运输的燃料面临短缺,成为政府在入冬之际以及11月份选举之前所担心的一大问题。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BrianDeese周三表示,柴油库存“低到令人无法接受”,而且所有能够增加供应和降低零售价的方案都在讨论中。

根据能源信息管理局,美国只有25天的柴油供应量,为2008年以来最低。同时,作为需求指标,馏分油供应四周滚动均值升至2007年以来最高季节性水平。

柴油短缺之际,距离中期选举仅剩几周时间,在消费者已将通胀和经济视为首要的投票问题之际,柴油短缺有可能推高消费者价格。零售价格两周多来稳步攀升。根据AAA数据,其每加仑5.324美元的价格比去年同期高出50%。

路透:美国称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的措施不会复制给OPEC产油国

一位美国财政部官员告诉媒体,七国集团(G7)以强制低价限制俄罗斯石油销售的新措施,将不会被复制到OPEC产油国身上。

这位官员补充称,美国已经与OPEC代表进行了沟通,向他们保证不会因其减产计划而实施油价上限。

这番讲话可能有助于缓解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争执。

华尔街日报:特斯拉公布接近创纪录水平的财季利润但收入不及预期

特斯拉(TeslaInc.)公布了接近创纪录水平的财季利润,但华尔街对这家公司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实现今年增长目标的能力日益不安。

到目前为止,马斯克掌管的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都摆脱了对需求减弱的担忧。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强劲的车辆定价帮助特斯拉创造近33亿美元的季度利润,超越接受FactSet调查的分析师的预期。这与该公司在第一财季创下的33多亿美元季度利润相差无几。

特斯拉在周三盘后公布,财季收入为215亿美元,为史上最高,超越上年同期的138亿美元,但低于华尔街的预期。

彭博:英国政府再现戏剧性一幕内政大臣因在手机上分享秘密文件被炒鱿鱼

特拉斯以造成国家安全漏洞为由解除了SuellaBraverman内政大臣一职,而这一戏剧性的举动势必将给她自己保住首相之位的努力造成更大压力。

四位知情人士透露,Braverman在个人手机上分享了秘密文件。她后来承认,通过个人电子邮件发送官方文件存在“技术性违规”,但她说涉及的内容此前就通报给了议员。

事态发展对特拉斯而言是沉重一击。她在经历了六周的灾难性执政后正艰难地阻止自己的政府走向崩溃。

特拉斯的顾问们还担心,内阁的其他成员也在计划以辞职迫使首相下台。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教育大臣KitMalthouse和贸易大臣KemiBadenoch被视为存在辞职风险。知情人士透露,Malthouse周一在内阁讨论新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扭转特拉斯经济计划方案的电话会上,对首相的失误作出了不留情面的评估。

为什么全国的油价不统一

解释太累了。。我直接转发知乎大哥的给你自己看吧。。。

石油的消息零几年就放出来了,怎么没人信呢?石油是很多的!很多的!很多的!!多到按照19年的耗油量,够你用一千年都用不完!!!

下面片段是17年新浪新闻的报道

作为当今世界工业第一能源要素——石油,它的来源(成油机理)却一直众说纷纭。最流行的是生物变油和石化变油两种学说。前者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这是目前的主流看法;而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不免让我们发问,难道科技极度发达的今天,对如此重要的能源竟然还无法探求其根源?

笔者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其实并不是人类科技无法触及,而是作为“黑金”的石油,实质上牵涉了太多的利益在其中,使其真相无法公诸于众。

生物变油理论的来源

1956年,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抛出一篇论文,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石油峰值论”。论文的主旨是,石油是化石燃料,是5亿年前埋在地下的恐龙及藻类等生物经生化反应而成。但这个核心理论只是个假设,并没有任何的科学实证,却成了近代“生物变油”理论的主要依据。

1989年,哈伯特在去世前的一次访谈中承认,自己用来估算美国石油储量的方法与科学没有半点关系。他创造化石燃料的说法,主要是为了对“石油峰值论”提供理论支持,即原始生成的石油总量是有限的(再生部分可以忽略不计),可开采的区域仅限于古生物大量沉积的基岩,而迄今为止所有可能产生这种石油的地方全都已经被勘探过了,也就是说石油不可能再多了。

同时,他还承认在他发表石油峰值论之前,事先把论文送给某位英美石油巨头的董事长过目,这位董事长表示:一定要和威克斯“高估”石油储量的观点分庭抗礼,并要求他在论文中估算出石油的最大储量。(威克斯是美国当时最具权威的石油储量专家,他当时预计美国石油储量就有4000亿桶,而且不断调高预期,如果威克斯理论成为主流,石油巨头们如何维持甚至拉高油价呢?)

哈伯特心领神会,随即提出美国储量只有1500-2000亿桶,而全球石油终极储量只有1.25万亿桶,在1970年将达到开采峰值。而石油在广泛使用半个多世纪后,2008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统计,全球原油储量仍有1.8-2.2万亿桶。

他说,为了让自己的理论看起来真实可信,他必须变成权威专家。因此,他将“高斯曲线”稍加改动后冠名以“哈伯特曲线”,而事实上这些曲线的改动只是他臆想出来的。根据自己臆想的曲线,反推某段时间的石油产量,而并不涉及任何数学逻辑。

真相只有一个,这是一场

那世界上难道没有人知道真相吗?当然不是,哈伯特不可能一手遮天。

1980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地质学家迈克尔·霍尔布蒂对哈伯特的理论提出质疑,并认为石油开采量会不断增加。但石油巨头们对此充耳不闻,他们手握石油峰值论这柄“尚方宝剑”,甚至将“生物变油”写入地质教科书,异口同声地认定石油是“化石燃料”,是地下埋藏的恐龙及藻类等生物经生化反应而成,因此资源必然有限。并通过对媒体的控制,使这种观点成为世界主流共识。

其实早在1950年代初,苏联就发现了石油来源的全新理论。苏联科学家组成了跨学科队伍,在政府设立的秘密基地里仔细研究了西方有关石油和天然气来源的科学文献。研究结果让这些科学家大吃一惊,他们的结论是,美国人所称石油源自生物的理论纯粹一派胡言。而且石油储量也不像美国人说的那样非常有限,事实是世界上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多。1956年,宣布了团队研究结论:“原油和天然气与地下埋藏的生物没有内在联系,它们是地球深处涌出的太初物质。

如果苏联人是对的,那么地球上的石油总量只与地层深处碳氢有机物的数量有关,而这些物质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就已经形成了,那人类能获得石油的数量只与钻井深度有关。而且,苏联人还发现废弃的油田可以自我修复,即“自充式”油田。他们认为,石油是在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下自然生成的,与钻石的生成条件相仿。是地壳深处的太初物质,在高压下冷喷发进入地壳浅层地带。

苏联方面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成果斐然。被西方科学家认为是晶基地质不毛之地的第聂伯-顿涅茨盆地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在那里一共钻井61口,其中37口具有商业开采价值,成功率高达60%(美国的勘探成功率只有10%左右),而且那里发现的油田面积可以与阿拉斯加北坡的巨大油田相媲美。

冷战时期,苏联科学家将自己的理论和经验作为国家高级机密,直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五角大楼才开始意识到苏联掌握理论的战略意义。美国在沙特、科威特、伊朗等国大肆抢占石油资源的同时,苏联人却在埋头苦干,在号称石油荒原的西伯利亚勘探出11个大油田和1个超级油田,使苏联在198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苏联人用一个假设讽刺西方石油化石学说:以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沙特的加瓦尔油田为例,按照石油化石学说,要生成该油田已产出的石油,需要一个长、宽、高各30公里的立体空间,在里面填满恐龙肉,而且还要100%转化为石油。这简直是荒诞至极。

石油利益链需要谎言

1998年,俄罗斯、非洲、亚洲都发现了许多大油田,全球油价暴跌,这时“哈克特现象”再现,英美石油巨头再次抛出石油峰值论的升级版,授意爱尔兰石油地质学家科林·坎贝尔和法国石油地质学家让·拉哈瑞尔联名在《科学美国人》上刊发标题为“廉价石油的终结”的文章。文中再次预测石油产量将在2010年达到峰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预测不攻自破。

在石油服务企业担任首席执行官的迪克·切尼对坎贝尔的观点表示赞同,强调石油是一种稀缺资源,战略意义重大。2000年11月,切尼同小布什搭档在美国大选中获胜,出任副总统。上任后他们很快将黑手伸向了中东,出兵伊拉克。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切尼的中东石油战略,就是将石油抢过来,送给英美的大石油公司。

由石油商人出任政要,并为其背后的利益集团代言,这种政商勾结在美国屡见不鲜。他们主导了各种阴谋的实施。石油链条将各方利益的串联在一起……

西方精英们长期肆意操纵各种商品的价格。在这种背景下,石油价格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因素、供需因素、科技因素的变化,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主导石油价格的英美集团的利益诉求。只要这种利益主体的控制力还在,就将会作为终极因素而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干扰并最终决定产品价格。

他们打着民主的旗帜,喊着维护世界安全的口号,目的是掠夺和控制石油——这一世界工业的命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以阻碍世界科技文明进步为代价,限制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建立服务于自己体系的国际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催生经济萧条,制造恶性通胀;发动军事战争,建立单极霸权;使用“休克疗法”,限制他国工业发展;石油价格人为挂钩美元,扰乱全球经济秩序;控制媒体误导大众,延误科技文明进程;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无尽的饥荒、痛苦和死亡……

1914年至今百年间,赤裸裸的石油战争从未停歇,政治精英们对石油的觊觎从未停止。他们为此编造了一个个惊天谎言。也许谎言还会继续,但真相终将浮出水面。

责任编辑:刘万里

我比较懒,懒得自己写了。主要其他回答实在看不下去了,找了新浪的报道,直接复制了。其他更权威的网站也有相关的分析报道。诸位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洛克菲勒家族是如何崛起的?逃兵役发战争财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香港的油价比大陆都低,主要就是香港是由政府干预统一出价,而大陆呢,主要是因为企业垄断所造成的不统一。目前大陆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来操控油价。但是因为两家公司处于能源垄断的地位,所以在价格方面,政府也很少出面干预,进而产生区域性的差异也是很正常的。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企业垄断的被后有着深不可测的秘密,所以不是无法干预,而是利益的关系不愿去干预。

美国前任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要是控制了石油,那么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在人类的历史上,若要谈起第一个真正控制了该产业的人那就必须是洛克菲勒莫属了。当年整个美国九成以上的石油市场都被洛克菲勒旗下的企业所掌控着。

“即使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路过,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百万富翁。”从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到纵横捭阖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发家故事,演绎了另一段美国梦。有人说他是唯利是图的野心家,有人说他是慷慨大方的慈善家,但在比尔·盖茨看来,“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那就是洛克菲勒”。

12岁把50美元借贷给邻居

1839年7月8日,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生于纽约州哈得孙河畔的一个小镇。其祖上是法国人,为躲避政治迫害,来到美洲新大陆闯荡。父亲名叫威廉·洛克菲勒,是个百事通:贩卖木材、毛皮、食盐,推销杂货,样样在行,他有时还客串一下江湖郎中,兜售所谓“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洛克菲勒很早就表现出了精明的商业头脑。他有个记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自己在田里干了什么活,诸如砍柴、挤奶、除草、打水之类,以此向父亲索要“工资”。

12岁时,洛克菲勒开始发放“高利贷”,他将自己积攒的50美元借给邻居,收取利息,以钱生钱。有一次,洛克菲勒在树林中发现了火鸡的窝,他把小鸡弄回家中自己饲养,到感恩节的时候,再把它们卖掉,又小赚一笔。这些都得到了父亲的赞扬,因为威廉认为:“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只有钱才是最牢靠的。”父亲“赚钱就是王道”的思想,激发了洛克菲勒对商业宏图的向往。

18岁的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读中学时,同学问他长大后想干什么?”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为了这个梦想,他没有选择进大学深造,16岁便开始在商海中闯荡

一次次面试成“面霸”,初次得到赏识

1855年,16岁的洛克菲勒刚读完高二,便决定退学到商界谋生。他先到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商学院学了近4个月的会计、银行学,这是他一生唯一一次接受正式的商业培训,随即开始在商海中闯荡。

为了寻找工作,洛克菲勒翻开全城的工商企业名录,挑出知名度高的公司。“我上铁路公司、银行、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洛克菲勒回忆道。

但找工作远没有想像中的顺利。每天早上八点,洛克菲勒西装革履出门,奔赴一轮又一轮面试。他很快成了“面霸”——不断面试却一再被人拒之门外。屡败屡战的洛克菲勒,就这样一连坚持了六个星期。自己心仪的公司走了一遍之后,他又从头开始,有些企业甚至去了两三次,但谁也不想雇个孩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26日,洛克菲勒终于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他把这一天看作自己的“就业日”,相当于第二个生日。在这里,洛克菲勒开始学做生意,月薪12美元。

洛克菲勒除了记好账外,有时也对公司经营出点子。有一次,商行高价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大理石材上有瑕疵。正当商行老板一筹莫展之际,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让它们赔偿损失。结果,此举为公司挽回1000多美元损失。老板从此对他刮目相看,年薪不断上调。

20岁合伙开公司,坚定自己是社会上的“要人”

工作第三年,洛克菲勒的年薪提到了600美元。但他自认为对商行的贡献远不止这些,因此向老板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结果遭到拒绝。洛克菲勒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炒了老板的鱿鱼,自己单干。

1859年3月,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他与英国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股创办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公司主要经营谷物、牧草和肉类等农产品。年仅20岁的洛克菲勒,一举迈入了贸易代理行合伙人之列。

开业之初,他们的运气并不好。美国中西部的农作物因霜雪严重,几乎没有收成。农民只好用来年的谷物收成作为抵押,但要求公司支付定金。受此影响,许多同类公司纷纷倒闭。

合伙人克拉克一下子乱了阵脚,“咱们也赶紧关门吧,这样好歹可以保住成本。”他对洛克菲勒说。洛克菲勒却认为:大家退出市场之际,正好放手大干一场。至于周转资金,他很快从银行贷款到2000美元。贷款前,银行老总问洛克菲勒:“你们有抵押品吗?”“没有,我本人就是担保的抵押品。”洛克菲勒如实相告。就凭这句话,银行老总居然同意发放贷款。洛克菲勒感到,自己已经是社会上一个“要人”。

洛克菲勒很快将收集的谷物、肉类倒卖到欧洲,赚取价差。由于经营顺利,公司第一年做了4.5万美元的生意,净赚4000美元。第二年,公司净赚1.2万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洛克菲勒做生意总是精打细算,想方设法取信于人。在搭档克拉克看来:“洛克菲勒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必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1925年9月26日,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出席一场婚礼后,老洛克菲勒(左二)和儿子小洛克菲勒(左一)准备离开,1974年,洛克菲勒财团资产总额达3305亿美元,超过摩根财团,位居美国十大财团之首

找替身逃避兵役,大发战争财

1861年4月,持续长达4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总统发布了征兵令,洛克菲勒左右为难。按照年龄他应该入伍参军,但他只想着如何发战争财。“打仗?见鬼,你以为我疯了?让别人流血去吧,我们要做生意哩。”他对克拉克说。

为了逃避兵役,洛克菲勒首先装作有脚病,实在装不下去了,他干脆花钱找替身去充当炮灰。由于战争伤亡大,据说洛克菲勒接连替自己找了二三十个替身。南北战争期间,逃兵役的远不止洛克菲勒一人:马克·吐温写他的小说去了,银行家摩根、钢铁大王卡耐基也先是装病,然后花钱找替身上战场。

在战事爆发前,洛克菲勒尽其所能贷款,投入所有资金,大量囤积谷物、食盐、火腿,还有棉花、煤等战略物质。随着战事的扩大,庄稼歉收,农产品等生活物资价格扶摇直上,订单如同雪片一样向他飞来。短短4年,洛克菲勒到底赚了多少钱只有他自己知道,旁人估计不下10万美元。

一头扎进石油产业

南北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的石油,吸引着成千上万冒险家涌入,一时间,宾夕法尼亚采油区井架林立。

洛克菲勒密切关注着来自宾州的消息。1861年,他亲自前往采油区考察,那里一下子冒出72座油井,日产油1135桶。一年后,这里的油井数量几乎翻了一倍。面对繁忙的开采现场,洛克菲勒选择了等待。他的判断是:石油的应用还没有普及,原油需求有限,盲目开采必然导致油价下跌。

不出所料,由于疯狂地钻油,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许多钻油业主血本无归,一个个败下阵来。洛克菲勒事后总结:“打先锋的是笨蛋,只有看准时机的后来者才能赚大钱。”

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果断出手了。与许多人只顾开采原油不同,洛克菲勒决定先从炼油入手。他发现原油在精炼成煤油后,每加仑就可卖到30美分左右,其利润远远超过原油开采。

1863年,随着英国化学家安德鲁斯的加盟,洛克菲勒与克拉克成立了炼油厂,双方各投资4000美元,作为启动本金。安德鲁斯成功从原油中提炼出煤油,此后美国大力发展煤炼油工业以取代鲸油作为照明剂。不到一年,炼油业务成为公司最赢利的行当。洛克菲勒抓住这个机会,从农产品经营转行,一头扎进了石油产业。

买断公司所有权单干,从此人生开了挂

由于扩大生产需要不断投资,克拉克与洛克菲勒这对搭档逐渐出现经营分歧:前者小富即安,不愿冒险,后者雄心勃勃,全力以赴。1865年2月1日,洛克菲勒把几个合伙人请到家里,他抛出一个快速发展炼油厂的计划。克拉克对此深恶痛绝,两人最终摊牌,公司散伙,拍卖给出价高的买主。

克拉克与洛克菲勒都希望把对方排挤出去。为此,两人铆着劲唱起了对台戏。两人从500美元起拍,标价达到5万美元,双方都意识到标价已大大超出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标价仍在上升,6万美元,7万美元?当克拉克脸色苍白地喊价7.2万美元时,洛克菲勒沉默了5秒,接着报价:“7.25万美元”。最终,克拉克选择了放弃:“我不再抬价了,这股权归你了。”

这一年,洛克菲勒26岁。他后来回忆说:“这是我平生所做的最大决定,这一天决定了我一生的事业。”随即,他把公司改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迅速扩充了炼油设备。公司日产油量增至500桶,在当地55家炼油厂中高居霸主地位,是第二大炼油厂产量的两倍。当年,公司上缴的税金超过3万美元。

随着石油产业的兴盛,公司急速膨胀。洛克菲勒还用公司股票买通克利夫兰各大银行的总裁,条件是不得向当地中小炼油厂提供贷款。既缺乏原油又没有现金的许多中小企业,要么倒闭,要么投向洛克菲勒怀抱,被标准石油公司吃掉。两年后,克利夫兰只剩下26家炼油厂,而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其中的21家。洛克菲勒不断扩张,为此背负了许多骂名。由于他的吞并,许多小业主家破人亡。在宾州采油区,有人以洛克菲勒的形象做成木偶像,对其处以绞刑,以解心头之恨。无数充满憎恨和诅咒的威胁信送进洛克菲勒的办公室。

1929年,洛克菲勒庆祝自己90岁生日。步入耄耋之年的洛克菲勒,早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慈善事业

捐赠60万美元创办芝加哥大学

功成名就之后,洛克菲勒选择了隐退。1896年,57岁的洛克菲勒离开纽约总部,秘密地搬到了自家的庄园,公司事业逐步过渡交班给了他唯一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

退休后,洛克菲勒开始学打高尔夫球,最喜欢的还是骑马。此外,他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慈善事业。他首先投资60万美元,用于创办芝加哥大学。其后的10年里,他共为芝加哥大学捐款3400万美元。这是他第一项大笔的慈善捐款。

“和石油业一样,慈善事业同样需要垄断和联合,这样才能使自己强大,从而打败竞争对手。”对于慈善,洛克菲勒采用的也是“托拉斯战术”。冠名“洛克菲勒”的研究所、教育委员会、基金会先后成立,他的捐款总额超过5亿美元。对此,有人表示尊重和感谢,也有牧师谴责洛克菲勒的赚的是“肮脏钱”,因而拒绝了一笔10万美元的捐款。”

洛克菲勒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产业。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大通银行、足以与大都会博物馆媲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因“9·11事件”消逝的世贸双塔?任何一项事业都足以睥睨同行。家族的慈善事业遍及全球,有“流医学院”之誉的北京协和医院,即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款修建。他的后代中,劳伦斯是“风险投资之父”,纳尔逊则当上了美国第41任副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