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非转基因大豆油价格_非转基因大豆油厂家联系电话
1.大豆油转基因好还是非转基因好?
非转基因,即不是转基因
非转基因大豆是通过自然界优胜劣汰选择基因的变化。从而消除了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长期食用,安全可靠。
2013年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遇危机,据有关专家判断,如果不取拯救措施,用不了几年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可能消亡。
市场转换
世界上最好的大豆生产在中国东北地区(非转基因),价格很高,中国把这些大豆出口到美国,这些钱再从美国进口美国大豆,转基因大豆由于产量大所以很便宜,而且出油量也很高,这样回到中国的大豆数量就变成原来的3~4倍,主要做成大豆油,价格便宜。
市场欢迎率
在英国和日本,95%以上的人都不接受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的要明显标出来,而且价格特别便宜,但是也没有什么人买。
市场现状
由于“洋大豆”大量进口等原因,中国大豆产业正面临严重危机,黑龙江省九成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亏损停产。据有关专家判断,如果不取拯救措施,用不了几年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可能消亡。大豆如果完全依赖进口,给中国粮油、饲料、农副产品价格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在农民弃种大豆的同时, 。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统计,全省油脂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200吨以上的有88家,年加工产能在1450万吨左右,但现有九成以上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都已停产,实际加工量只有200万吨左右,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已经到了“集体倒闭”的边缘。
想知道什么叫做非转基因,即不是转基因,要先了解转基因
两者区别:
非转基因就是中国沿用几千年来优选出来的,种出来的作物!
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作物通过生物技术,将某个(或几个)基因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之后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培育出的具有新性状的生物。例如科学家认为北极鱼体内某个基因有防冻作用,于是将它提取出来,再植入蕃茄之内,制造新品种的耐寒蕃茄,就是转基因生物。含有转基因生物成份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物。
基因作物通过生物技术,将某个(或几个)基因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之后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培育出的具有新性状的生物。如Bt转基因水稻是指将土壤中某种菌的抗虫基因转到水稻中,使得水稻具有抗虫的性状。到现在为止,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安全性尚无定论。
转基因生物具有外来的基因,对大自然生态系统来说是全新品种,若释放到环境,会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破坏原有自然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转基因生物会在自然界中自我繁殖,并和其近亲品种杂交,从而使得外来基因在自然中以不可控制方式传播,造成不可挽回的基因污染。
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对环境和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
2010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过长达10多年的田间跟踪试验发现转基因棉田的盲蝽蟓数量日益增加,成为棉铃虫以外的又一种棉花的主要害虫。该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杂志上。
2008年11月,意大利国家食品与营养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食用转基因玉米后小白鼠的免疫系统出现影响。该研究结果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
2007年10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环境科学家发现,大面积种植各种转基因玉米可能会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该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杂志上。
2005年11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研究显示,一项持续4个星期的实验表明,被喂食了转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产生了炎症,小白鼠发生过敏反应,并对其他过敏原更加敏感。该研究结果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
转基因作物和食品污染一览
2010年,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发现违法的转基因稻种、大米和米制品在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广东的市场上流通。
2009年,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发现海南省存在违法种植转基因木瓜的现象。
2008年,比利时油菜田被转基因作物污染。
2006年,拜耳公司未获批准的转基因稻米在全球32个国家被相继发现(包括中国),估计全球因此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12亿美元(约为55-95亿人民币)。
2006年,绿色和平在广州的超市发现违法转基因大米;在销往北京、广州和香港的亨氏婴儿食品中也发现同样的转基因成分。
2006年9月至2008年,在中国出口到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米制品中也发现了这种转基因稻米成分。
2005年,绿色和平发现违法转基因抗虫水稻在湖北大面积种植。
2001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报道墨西哥的地方品种受到转基因玉米的污染。
2003年,在墨西哥的多个州包括都发现了污染,甚至有证据表明有一些本地品种被四种以上的转基因玉米污染。
2000年,一种名为“星联”的转基因玉米在人类食品中被发现,由于这种转基因玉米可能导致过敏而只被批准作为动物饲料。为了回收市场上可能含有星联玉米的300多种食品,相关公司支付了约10亿美元。
关于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转基因”这个在全球承受无尽争议的词汇,成为2014年“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热词之一。而争议的关键在于人类是否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已经可以代替上帝改造自然。毕竟人类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2015年1月13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通过一项法令,允许欧盟成员国根据各自情况选择批准、禁止或限制在本国种植转基因作物。该法令还将提交欧洲理事会,如一切顺利将于今春生效。
技术目的
(1)提取目的基因 从生物有机体复杂的基因组中,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或者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或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相应的基因片段和PCR技术进行目的基因的增殖。
(2) 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在细胞外, 将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通过剪切、粘合连接到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多个选择性标记的运输载体分子(通常有质粒、T4噬菌体、动植物等)上, 形成重组DNA分子。
(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将重组DNA分子注入到受体细胞(亦称宿主细胞或寄主细胞) ,将带有重组体的细胞扩增,获得大量的细胞繁殖体。
(4) 目的基因的筛选 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通过相应的试剂筛选出具有重组DNA分子的重组细胞。
(5) 目的基因的表达 将得到的重组细胞,进行大量的增殖,得到相应表达的功能蛋白,表现出预想的特性,达到人们的要求。
鉴别方法
人工转基因技术和人工杂交技术是两个概念,植物杂交技术是自体基因重组过程,不改变繁殖特性,但有组合优质基因的几率,基本不会产生变异基因,即没有剥夺其基本特性的作物。它可通过原生质体之间的融合、细胞自体细胞重组、自体遗传物质自由组合转移、自体染色体工程技术获得,不改变植物的遗传特性,可以提高优质率水平,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等的作物新品种。
人工杂交技术可分为植物杂交和杂交畜牧,植物杂交是指近缘种间的有性繁殖,嫁接不属于此列。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做到远缘的杂交(比如紫菜甘蓝、番茄马铃薯)。
杂交畜牧是指两个不同近交系之间,优质品种的雌雄畜牧进行有的交配,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动物,具有两亲本遗传的优质特性,用于改良家畜品质,有着正常的生长周期和正常繁殖能力的畜牧品种。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因此,人工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有着同样的目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人工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
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人工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
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人工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
因此,人工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应用领域
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保、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
药物领域
目前已有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胰岛素和基因工程干扰素等药物。其使用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即转基因技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产生出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以此生产出的药物原料和药品。
基因工程疫苗
使用DNA重组生物技术,把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遗传物质定向插入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使之充分表达,经纯化后而制得的疫苗。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能制出不含感染性物质的亚单位疫苗、稳定的减毒疫苗及能预防多种疾病的多价疫苗。
已经商业化使用的部分基因工程疫苗:
乙肝疫苗、丙肝疫苗、百日咳基因工程疫苗、狂犬病基因工程灭活疫苗、肠道71型基因工程疫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轮状病基因工程疫苗、Asia Ⅰ型口蹄疫(FMDV)的感染表位重组蛋白疫苗、弓形虫基因工程疫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等。
基因工程胰岛素
在2013年举办的第七届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上,与会专家指出“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数达1.14亿,全球的1/3”。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所以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以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补充人体内胰岛素。要获得胰岛素,最初只能从牛和猪的胰脏中提取。但是,每100千克动物胰腺只能提取出4-5克胰岛素,产量低,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19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了人体胰岛素的工业生产。其原理是,将人的基因中负责表达胰岛素的那一段“剪切”下来,转入大肠杆菌或者酵母菌里,通过后者的快速增殖达到人体胰岛素的大量生产。全球大多数糖尿病人才得到了很好的胰岛素治疗。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产业化案例:
国家卫计委2013年7月26日公布,全球3.5亿乙肝携带者中有近1亿中国人,全球每年大约70万性肝炎相关死亡人群中我国占近半。我国乙肝报告病例多年来居所有法定传染病的首位,约占总传染病总数的1/3。
20世纪80年代,转基因乙肝疫苗被研制成功。其原理是,将乙肝基因中负责表达表面抗原的那一段“剪切”下来,转入酵母菌里。被转入乙肝基因的酵母菌生长时,就会生产出乙肝表面抗原。而酵母菌是一种能快速生长繁殖的生物,于是乙肝表面抗原就被大量生产出来。这种疫苗技术1994年被引进中国,随后建成了两条生产线。19年9月1日卫生部以卫药发(19)第57号文下达了《关于基因乙肝疫苗取代血源性乙肝疫苗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1998年1月起停止阳性血浆的集;已集的阳性血浆1998年上半年允许投料生产;合格血源乙肝疫苗使用期限截止于2000年底。2001年以后全部使用高安全性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21]?
同年,利用酵母菌的转基因乙肝疫苗被正式批准生产。从此,乙肝疫苗终于得以大量生产,中国也开始着手给儿童免费接种、甚至免费补种乙肝疫苗。2009至2011年,我国开展了15岁以下人群免费补种乙肝疫苗工作,共补种6800万余人。全面、免费疫苗接种的开展,使我国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感染率降至1%以下;我国每年乙肝新发感染者人数也降到了10万。根据卫计委的数据,1992年至2009年,全国预防了8000万人免受乙肝感染,减少了近2000万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引起的死亡430万人。?[22]?
食品领域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从而得到转基因农作物。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作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以及喂养家畜得到的衍生食品,在广义上都可以称为转基因食品。因其安全性被广泛质疑,国际社会对其尚存有很大争议。
它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的商业化是近十年的事。90年代初,市场上第一个转基因食品出现在美国,是一种保鲜番茄,这项研究成果本是在英国研究成功的,但英国人没敢将其商业化,美国人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保守的英国人后悔不迭。此后,转基因食品一发不可收。据统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
如常见的农作物转入Bt(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和Ht基因。Bt基因编码的是苏云金芽胞杆菌分泌的一种对鳞翅目鞘翅目昆虫(比如小菜蛾)有毒的蛋白质,携带有Bt基因的农作物在生长时亦能自己产生这种毒性蛋白,因此不需要使用农药,靠农作物自身杀虫。这种毒蛋白只对虫子有效,尚未证据显示其对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有致毒致敏作用;Ht基因又叫抗除草剂基因,它指导的蛋白质能够在植物体内分解除草剂物质,使植物获得抵抗高浓度除草剂的能力。因此在田间喷洒除草剂之后,杂草会因为对除草剂的抵抗力不足而被杀死,而农作物得以正常存活。相对于非转基因农作物使用机械来除草,种植转Ht基因的农作物更加经济。
发展前景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并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一是品种培育速度加快。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研究日新月异,研究手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因克隆技术突飞猛进,一些新基因、新性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品种培育呈代际特征,全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已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以及工业、医药和生物反应器等第三代产品转变,多基因聚合的复合性状正成为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
二是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以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550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0亿亩,14年间增长了79倍。
美国仍然是最大的种植国,2009年种植面积9.6亿亩;其次是巴西,3.21亿亩;阿根廷,3.195亿亩;印度,1.26亿亩;加拿大,1.23亿亩;中国,5550万亩;巴拉圭,3300万亩;南非,3150万亩。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以来,美国先后批准了6个抗除草剂和药用转基因水稻、伊朗批准了1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哥伦比亚4国批准了转基因水稻进口,允许食用。
三是生态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6至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元,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35.9万吨。2008年,全球转基因产品市场价值达到75亿美元。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批准了“华恢1号”、“Bt汕优63”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BVLA430101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两个产品分别限在湖北省和山东省生产应用。获得两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及其同事。这是中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也是全球首次为转基因主粮发放安全证书。但是,有关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消息引来了各种担忧,也引起了部分网民的强烈反对。
中国于2000年8月8日签署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院于2005年4月27日批准了该议定书,中国正式成为缔约方。议定书的目标是保证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其潜在的对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在缺乏足够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可对他国试图入境的转基因生物及产品取严格的限制与禁入措施。
该公约的第23条规定,对转基因生物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应在决策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向公众通报结果。
随着转基因问题日益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转基因,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关于转基因的诸多争议。
许多文章和书籍(例如《生化超限战:转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阴谋》)是反对转基因的代表作之一。甚至有反对派把支持转基因者说成了一种原教旨主义的歇斯底里。来自于支持和反对转基因技术的声音在科技原理、监控和意识形态范畴尚存在巨大纷争。
主要影响
生态系统
减少温室气体排量
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发布2012转基因作物年度发展报告
《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GM Crops: 2012》,指出2012年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幅首次超过发达国家,并认为发展转基因作物可减少温室气体排量。
ISAAA在年度报告中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影响。报告指出,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节约了相当于47300公斤的杀虫剂,高产的转基因作物节省了相当于1.09亿公顷的耕地,同时其效果相当于减少了约230亿公斤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常,种植转基因作物不需要大面积野外田间耕作。减少耕作能使土壤中保留更多的残留物,从而在土壤中捕获更多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此外,较少的田间作业也必然降低燃料消耗和随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23]?
转基因作物因为是人工制造的品种,我们可以把这些品种,看作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外来种。一般说来,外来物种对环境或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或危险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有时需10年的时间,或更长的时间。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种植至今最长也就是5~6年的时间,一些潜在风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一定能表现出来。可是有些风险在实验室水平上已经证实。如Mikkelsen等证实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流在一次杂交、一次回交的过程已转到其野生近缘种中(Mikkelsen et al., 1996)。
对于农田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同样存在各种风险,例如:
导致杀虫剂用量增加(抗性的选择和转运到可相容的其它植物中)
产生新的农田杂草(基因流和杂交)
转基因植物自身变为杂草(插入性状的竞争)
产生新的(不同基因组和转基因作物的外壳蛋白的重组)
产生新的作物害虫
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食草动物的误食)
动物影响
真相这个流言来源于2010年4月16日《俄罗斯之声》(一个俄罗斯的电台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俄罗斯科学家证实转基因食物是有害的》。
此文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科学院生态与进化研究所研究人员Alexey Surov的一项研究结果。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坎贝尔仓鼠分为四组,都喂给它们常规的食物。不同的是,一组的食物不添加任何东西,一组添加非转基因大豆,另一组添加转基因大豆,最后一组则添加更多的转基因大豆。结果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的那些仓鼠,他们的后代相比对照组,在生长速度和性成熟速度上都要慢,并且部分仓鼠失去了生育能力;此外,在第三代的仓鼠中还发现了嘴里长毛的畸形。
那么,这个研究结论究竟有多可靠呢?
首先,这项研究结果并没有正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我们检索了绝大部分重要的科学数据库(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重要的科学文献),都未能找到与Alexey Surov博士这项研究相关的论文。在著名的反转基因专家、国际畅销书《的欺骗》(这是一本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最畅销的书籍。——《生态学杂志》)的作者Jeffrey Smith发表于2010年4月20日的一篇网络文章里,看到了关于这项研究更为详细的描述。
Jeffrey Smith的文章特别提及Alexey Surov的这项研究预计将于3个月后(也就是7月份)发表。可惜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看到这项研究结果的论文。我们无法猜测论文没有发表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通过“同行评议”机制的论文结论是不足信的。同时,作为一位科学工作者,在实验结果尚未发表时,就向媒体透露所谓的“科学结论”,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Alexey Surov的另一篇文章《一种新的器官异位:一些啮齿动物口腔中的毛发》 [3]于2009年发表于俄国国内杂志《Doklady Biological Sciences》。文章中描述了实验室饲养的仓鼠口中长出毛发的发现,并对毛发的生长分布、成分等作了介绍。在文末,作者并没有发现确切的原因,而是猜测说“可能是实验室饲养仓鼠用的大豆等食物中的含有的转基因成分或者是污染物质引起的”。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偶然的观察结果,而文章也并没有对产生这种畸形的原因进行考察,也就不能得出是转基因食物导致这种畸形的结论。
批准作物
截至2013年9月,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植。证书的发放是根据研发人的申请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评审,经部级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批准的,有效期一般为五年。证书的批准信息已经在农业部相关网站上公布,各批次的批准情况都可以查询。
取得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一般只用于科研,并不能马上进行商业化种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的要求,转基因作物还需要取得品种审定证书、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才能进入商业化种植。截至2013年9月,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法规定的审批,没有商业化种植。而之前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番茄和甜椒的转基因品种,已因为无明显优势而被市场淘汰,现证书已过期。
综上所述,非转基因即没有转基因,是在没有经过转基因技术操作的个体修饰词。
同时,《非转基因》是也一款Android平台的应用。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非转基因则是不含转基因成份或没有经过转基因的操作。非转基因网为您提供转基因危害信息、非转基因食品指南,行业资讯等。另外本软件还带有周边定位功能,用户可以快速寻找到周边的餐厅美食、商场超市、停车服务等信息,让用户更方便的体验移动生活服务平台。温馨提示:应用中“关于我们”及“服务”栏目都有热线直拨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请注意!(支持版本1.6及以上固件版本)
参考资料:
大豆油转基因好还是非转基因好?
大豆油成本原就很高的,但棉籽油价格很低,棉籽油中含有棉酚,有强烈的杀精作用,摄入量大的话,还严重损伤肝肾,棉籽油导致绝育是实在的,转基因食品导致绝育仅仅是低劣的谣言。
非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基本就16%左右,压榨法还低一点,也就是说5L的非转基因大豆油,基本上要消耗55斤左右的非转基因大豆,但我国的超市基本上都在出售的69.9元/5L的非转基因笨榨大豆油,是不是真的,就一目了然了。
实际上,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过分忧虑是否安全,只能说转基因食品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但这也是没有确凿的证据的,如还是觉得不放心,完全可以不选择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目前有大部分人还不愿意吃转基因食品,但转基因食品已无处不在,无法预测这项技术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但清楚这种毁坏将是不可逆的。金龙鱼食用调和油瓶身上用很小的几乎看不到的小字标着:大豆油由转基因大豆提炼,菜籽油由转基因油菜籽提炼。金龙鱼的品牌营销做得相当好,可想而知,在中国有多少人已经吃了由转基因大豆提炼的油。转基因食品无处不在:土豆,西红柿,木瓜,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饮料,奶粉,饼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