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形式分析报告_目前市场油价的调查报告
1.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你觉得这是油价的天花板吗?
2.今年石油价格还会跌吗
3.国际油价波动分析与预测的目录
4.《新财富首席解读——石油化工行业》:需求回暖支撑油价,后市重点关注OPEC+动向(建议超额配置)
5.油价迎来近期“三连涨”,油价上涨会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9月,中国原油净进口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中国原油日均消费量为1076×104桶,日均产量为446×104桶,净进口量为日均630×104桶;美国原油日均消费量为1852×104桶,日均产量为1228×104桶,净进口量为日均624×104桶。并且预测,从2013年9月份以后,直到2014年年底,未来中国原油净进口量超过美国将成为常态。而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的大起大落对中国产生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中国进口石油资源成本不定,风险增加。
中国的石油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从1993年开始出现不平衡以来,就不得不依靠石油的进口来弥补其差额。因此从1994年至2011年间,表2-10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年需求量的迅速提高则从国外进口石油的量逐年攀升。1996年比1994年增加了近7倍,而2004年比1994年增长了60多倍。从2000年以来,中国年进口量比20世纪90年代增长速度加快,尤其是2008年以后(图2-3)。
表2-10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油价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1990—2008,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石油网,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2000年进口量由5.1294×108桶提高到2007年的11.9109×108桶,8年时间增长了1.32倍。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有3个较为明显的增长台阶,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中国有如此强劲的石油进口需求,那么国际油价与其关系非常值得研究。
图2-3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中国海关网海关统计,中石油网,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表2-11 中国石油进口平均价格与油价变化趋势 单位:美元/桶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注:平均进价由进口量与金额计算而得。
从中国石油进口平均价格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比较来看,2000年至2003年间,中国进口石油的平均价格基本与国际油价的最高值持平,以后该问题有所缓和(表2-11)。但是这个平均价格是由不同品质的原油进口金额平均而得,若低质低价的原油进口的多,那么平均价格就会下来。所以这还不能说明中国原油的进口完全抓住了国际原油市场最低价格的机会,只是已有这种倾向。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相对较高地区代表为西德克萨斯和布伦特价格(图2-4)。以此为代表,与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变化规律总体趋势比较(图2-3)。由此显示,总体趋势是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升,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不断提高的规律。但是又有一些特殊点:2000至2002年间随着布伦特石油价格降低,中国石油进口量有所减少;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但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一直快速增加。这是因为2009年中国进入了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完工的注油期,因此石油进口量只会升不会降。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趋势与世界油价相对较低的地区代表价格迪拜和福卡斯的变化规律与前基本相同(图2-4)。
图2-4 中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与国际油价比较(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时国际油价就上升,当然这本身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只要中国石油进口需求加大,国际市场就会提价;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中国的石油需求对国际油价已经有了影响的力量。前者对于中国发展经济,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地位等都为威胁因素,后者则说明已有了影响市场的机会。所以,应该想办法采取措施抓住该机会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际名声的提高。
总之,从全球范围来看,常规石油产量在下降,而能源消费需求在上升,油价将会不断地上涨。有人认为“未来10年,全球需要增加相当于4个沙特阿拉伯或10个北海的产量才能维持目前的供给水平”[41]。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其2013年度长期能源预测报告中预测,天然气消费在2025年前后成为仅次于石油的全球第二大常用燃料,到2040年将增长65%[50]。这对于石油能源产品市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你觉得这是油价的天花板吗?
4月28日(本周二)国内将开启新一轮的成品油调价窗口。截止至4月27日0时,国内第9个计价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为-24.67%,汽柴油下调约935元/吨。但由于当前计价周期内综合原油价格远低于40美元/桶,按照规定“地板价”保护将再次开启,本轮国内油价继续暂停下调。
此前在2020年4月15和3月3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因为“地板价”已经连续2次暂停调整。上一次国内油价实质性下调还要追溯到2020年3月17日,当时创下了自2013年成品油新定价机制以来最大降幅,其中92号汽油下调幅度达到0.8元/升。
尽管连续第3次触发“地板价”保护,成品零售限价下限已经被“钉死”,但汽油零售终端的市场下调趋势已越发明显,预计未来几个月国内汽油价格的折扣力度将会增强。供大于求是个不争的现实,部分加油站都会使出各自的一些办法,来占领市场。
相关市场分析机构认为,目前国内炼厂之前进口的高价原油还需要消化一段时间,进入下半年之后,低价原油逐步进入国内,这也将继续加剧下游销售环节的竞争。尤其是民营加油站,地炼油的出厂价格被压缩的没有空间,为了解决流动性,大量出货会导致批发价格相对下降。而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国有企业也有可能采用各种形式的让利,为理论上无法下调的成品油价格“松绑”。
以山东为例,作为全国炼油量最高的地区,省内聚集了全国近80%的民营炼油厂。随着这次国际原油的暴跌,山东地方炼厂所在的区域,很多民营加油站的打折力度惊人。今年3月,山东枣庄一加油站的92号和95号汽油分别以3.48元/升和3.88元/升进行售卖,这比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低了2元/升。
较低的油价也将对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汽车推广带来影响。此前在国内高油价时代,纯电动汽车的出行成本甚至不到一台中型燃油车的十分之一,而随着国内油价走低,这一新能源汽车的主要优势将被继续压缩。
此外,根据欧佩克发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将较去年同期每天下降690万桶,原油需求将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对原油的需求急剧下降,世界上几乎没有原油储存空间,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日子,国际原油可能都将以较低的水平运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年石油价格还会跌吗
目前,我国73%的原油是从国外进口的。现阶段,国内油价基本上是严格按照国外油价变动,呈跟涨趋势。
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上一轮调价后,部分地区92号汽油已首次突破每升9元大关。6月14日24时,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在开启,多家机构预测,届时调价后部分地区95号汽油或将突破每升10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原油价格刷新历史最高价位的脚步正在靠近。据她预测,进入三季度之后,wti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或达到105-13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约为110-140美元/桶。
根据现有国内油价定价规则,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存在联动机制,但国内油价却并不会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而“无限”上涨。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介绍,当国际油价继续上涨,但不超过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如高于每桶130美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国际油价波动分析与预测的目录
2010年10月以来,伴随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油价呈上涨趋势。2011年初,中东北非局势及相关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刺激市场恐慌,油价大幅攀升。2月22日,纽约市场油价收报每桶93.57美元,当日涨幅为8.55%,创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新高。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升将对世界经济复苏构成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热钱”涌入,已加剧我通胀形势,加大我宏观调控难度。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分析和预判其对我国经济影响,并提前做好相关应对预案。
一、国际油价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近期国际油价走势
2010年5月-9月,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在低位徘徊,油价月均值维持在73—76美元/桶窄幅波动。但自2010年10月以来,受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国际油价整体持续上涨。10月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州轻原油(WTI)期货收于每桶81.47美元;11月1日,达到每桶83.29美元;12月31日,收盘报89.84美元/桶。
总的来看,2010年国际市场油价年平均价格比2009年上涨28%左右。2011年1月,国际原油价格整体走势依然处于上升渠道。2月-3月份,因阿拉斯加油管关闭、北海原油平台关闭、利比亚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担忧,导致国际油价继续窄幅震荡上扬。
(二)影响近期国际油价走势的因素分析
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是以下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供求关系因素。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4.4%,其中,美国增长3%,欧元区增长1.7%;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为9.6%和8.4%。尽管增速比2010年有所下降,但呈现“普遍增长”的态势。在此预测背景下,石油需求量增涨预期乐观。欧佩克预计,2011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将增120万桶,国际石油市场整体需求水平有望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路透社的调查也显示,2011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增150万桶,至8860万桶,主因是发展中国家需求强劲。
另一方面,供给面来看则相对偏紧,增幅难以满足需求。目前全球石油产量大部分来自大油田,随着这些油田逐步老化,其产量呈逐步下降趋势。占世界石油总产量2/3的800个油田的产量平均每年下降6.7%。另外,全球石油新增产能高度依赖的产油组织的供给能力下降。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部分石油开发项目延迟,2011年-2013年间石油产能增量将出现下降。
2、金融市场与投机因素。美国的定量宽松政策向全球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拉低了美元,而美元汇率持续下跌成油价升高推手,石油越来越凸显“金融性”,美元与石油价格之间呈负相关性。美元贬值之后,很多投资者就抛弃美元资产,转向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从而推高国际油价的上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最新公布的《石油期货市场月度报告》显示,作为推动行情主力的基金机构不断做多国际石油期货市场。2011年1月,全球基金持仓的净多头数分别为149466手、169085手、166551手和143317手,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7.33%、24.63%、23.94%和43.86%。从这轮油价上涨趋势可明显看出投机炒作的行为。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现象是美元价格与石油价格“双涨”局面。2011年美国的增长速度为3.6%,欧洲增长1.7%,美国同欧洲之间增长差距估计可能大于2%,欧洲较缓的复苏使游走于欧洲的资本一部分分流到美元市场,一部分分流到石油市场,因而两个市场可能出现“双涨”局面。
3、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因素。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和自然灾害风险加大了油价上涨可能性。2011年2月22日WTI原油疯涨表明当前中东北非的地缘政治冲突频频发生引发的风险已经扩大,加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增强了人们对国际市场原油供给紧张的心理预期,为石油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加上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升高将吸引大量避险和逐利资金涌入石油期货市场。
对此,专家分析表示:一方面,中东北非危机及可能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投机和炒作行为重新升温,可能将继续推高油价。另一方面,只要地缘政治动荡不蔓延至海湾产油国,国际油价不致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 )数据,利比亚的每日产油量已滑落约100万桶。但是,如果包含沙特阿拉伯先前增加的每日70万桶产量,几乎能全数填补利比亚短少的原油供应。继沙特阿拉伯后,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尔及利亚三国,也有望于2011年4月把每日油产量提升30万桶。国际能源署也表示,其原油储备约16亿桶,可保证成员国5个月左右的供应。
此外,受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影响,日本对石油的需求至少短期内将下降,当日国际油价一度下降至每桶100美元以下。但是,由于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灾后重建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因此,专家普遍认为,日本地震后油价可能在短期将下降,油价中长期走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本轮油价上涨与2007-2008年油价上涨的比较分析
经分析,本轮油价上涨与2007-2008年有所异同。2007-2008年国际油价经历了一轮大幅度上涨走势,2007年初从每桶约50美元价位,不断攀升至2008年7月11日145.66美元的历史新高。但是,7月14日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迅速走低。2008年,油价在100美元价格之上只是停留了三个月,所以,有分析认为投机大肆炒作是当时油价上涨最直接的推动因素。
本轮油价上涨的因素较多,即世界经济复苏带动原油现实与预期需求增长,供给偏紧、金融市场上美元贬值、投机和政治因素等,共同推动油价较大幅度上涨。从短期看,美元流动性泛滥造成的投机炒作因素也是推动新一轮油价上涨周期的主导因素。
二、国际油价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对宏观经济发生影响的渠道
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对宏观经济层面消费、投资和出口都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通过货币渠道对国民经济的产出和价格产生影响。
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三因素分析,对于石油净进口国来说,油价上升将使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因而使国内经济受到不利影响。这种影响落实到货币渠道,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产生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石油价格上涨推动总体价格水平上升,而抵消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有效货币政策是提高真实利率,这会对国民经济造成负面冲击。另一方面,一国货币当局应企业高油价成本补偿的要求,可能会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短期产出。从中长期看,货币当局却需不断提高利率以应对通胀预期上升,长期和短期政策的协调和转换可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冲击。
(二)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
在历史上的两次石油危机中,国际油价巨幅上升对发达国家经济冲击程度大于其他国家。这是因为石油在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大,其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国际油价波动尤其影响美国经济,美国经济总量和原油消费量均列世界第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削减全球经济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率则可能下降约0.4个百分点。
当前,经历两次石油冲击后,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应对措施,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节能减排,应对高油价的能力大大增强。相反,发展中国家多数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节能产业和替代能源发展慢,单位GDP油耗较高,经济增长对石油依存度较高,应对石油危机的能力较弱。因此,高石油价格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更大。发达国家国际权威机构估算,油价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发达国家的3倍。
(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近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比上升三个百分点,超过55%,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6亿吨左右。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这表明,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动直接影响我国内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剧通货膨胀预期。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受国际原油、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以石油为能源、原材料的相关行业成本上升,增加了经营成本,导致服务业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形势仍处于较敏感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对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形成压力,强化通货膨胀预期。国际能源署、OECD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如果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我国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个百分点。“通胀”是2011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直接取决于通胀形势的发展,而国际原油涨价,将使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二是减缓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从生产到消费,从成本到价格,从贸易到投资,都会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带来不利影响,因而也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国际石油每涨价10美元/桶,亚洲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下降0.8%。摩根斯坦利2004年研究报告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桶,中国的GDP将损失0.06%。
三是缩小贸易顺差。从进口方面来看,国际油价走高,石油进口越多,外汇支出越大。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约用汇350亿美元。从出口方面来看,石油价格越高,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从交通运输来看,石油价格越高,成品油价格上升,运输成本增加,推动生产资料及消费品价格走高。这些因素将导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
四是消费者压力加大,企业竞争力下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与石油相关产品价格上涨,造成更大范围的企业成本增加,给交通运输、冶金、石化、轻工、渔业、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企业只能将上升的成本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却难以向国外转嫁,这必然使行业利润减少,消费者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也会因此而减弱。
此外,我国未能完全实行与国际接轨油价机制,即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动来调整国内油价。一方面,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涨幅跟不上国际原油价格的涨幅,导致产业亏损,只能向财政申请补贴,从而可能将加大财政压力。2005-2007连续三年,因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导致炼油业务较大亏损,中石化分别获得100亿元和50亿元、123亿元补贴,而中石油也在2008年年报中披露,当年获得国家财政补贴157亿元。另一方面,当国内油价随前期国际油价上涨后,国际油价却突然下跌,社会舆论对国内油价政策没能及时下调价格产生不满。因此,决策者将在财政压力和社会压力之间挣扎。
总体上看,国际石油价格上升虽难阻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但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是不利的。若未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继续增大,不利影响会更大,至于影响程度如何,要看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幅度及持续的时间。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站在“十二五”开局的起点上,我们应以更加理性的态度,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中国对进口石油需求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采取长期与短期兼顾的综合配套措施来积极应对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
从短期来看,密切关注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控制好由外及内、由下游向上游产品传导途径,控制好通胀预期。一是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控制通胀影响。综合考虑石油行业和相关各方的承受能力,利用更完善的补贴政策和消费税杠杆来平抑是油价格上涨的压力,并减轻消费者负担。二是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积极引导更高效的石油消费模式。切实按照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进一步推动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更高效的石油消费模式,通过财税改革推动向节能降耗发展方式转变。另外,只有在非常时期,政府可以考虑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剥离中国石油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使用价格管制和财政补贴措施,稳定国内油价。
从中长期来看,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降低石油依赖,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海外原油生产能力、建设多样化的能源通道和运输渠道、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多方面的应对措施之外,更要积极参加国际能源合作。伴随第二、三次石油危机冲击,国际石油合作机制在欧佩克和国际能源机构的框架下得以发展并不断完善。充分利用国际能源多边合作机制确保石油供应安全是我国的必然战略选择。当前,面对强大石油价格冲击,我国面临的最严峻形势是有“中国需求”却没有“中国价格”。我国需进一步加强与欧佩克的12个成员国、国际能源机构覆盖的28个石油消费国以及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国际能源合作,参与制定新的全球稳定能源市场机制,提高国际石油价格、供应、需求等信息透明度。
我们应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声音,坚决消除“中国应为国际油价上涨负责”等错误言论,并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石油储备并非导致很多国家不得不接受高油价的状况,国际油价上涨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中国是高油价的受害者而不是制造者。同时,警惕西方某些国家制造的“石油讹诈”,寄希望中国迫于石油等资源和原材料进口费用高涨,最终将向西方做出人民币汇率升值方面的让步。
借鉴国际做法,抓紧建立和完善国内的石油期货交易市场,通过远期合同来规避石油价格波动风险,充分发挥石油消费大国的需求优势来影响国际油价形成。我国石油产业应进一步借助各种平台走向世界石油市场,坚持独立发展、多边合作的石油合作之路。
《新财富首席解读——石油化工行业》:需求回暖支撑油价,后市重点关注OPEC+动向(建议超额配置)
总序
序言
第一部分 国际油价波动分析
第一章 全球石油市场信息溢出研究
1.1 引言
1.2 信息溢出检验文献综述
1.3 实证研究
1.4 本章小结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际油价短期波动研究
2.1 引言
2.2 以前的相关研究
2.3 实证数据和方法
2.4 实证结果
2.5 本章小结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粗糙集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油价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粗糙集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混合方法
3.3 混合方法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国际油价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4.1 引言
4.2 影响原油供给的因素
4.3 影响原油需求的因素
4.4 影响原油价格的短期因素
4.5 本章小结
4.6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突发事件对油价的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突发事件类型
5.3 油价波动特点
5.4 案例分析:突发事件对油价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分析
6.1 引言
6.2 经验模态分解
6.3 分解
6.4 合成
6.5 本章小结
6.6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基于LSI的文本聚类在影响油价事件分类中的应用
7.1 引言
7.2 文本预处理
7.3 基于LSI的文本聚类
7.4 聚类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7.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国际油价预测
第八章 动态因子方法预测原油价格
8.1 引言
8.2 动态因子方法
8.3 数据
8.4 回归和预测结果
8.5 本章小结
8.6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基于基金持仓的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预测
9.1 引言
9.2 影响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因素分析
9.3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预测
9.4 本章小结
9.5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小波变换在油价分析预测中的应用
10.1 引言
10.2 小波变换
10.3 基于小波变换的油价序列多尺度分解
10.4 基于多尺度分解的油价预测
10.5 本章小结
10.6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油价预测
11.1 引言
11.2 小波神经网络介绍
11.3 实证分析
11.4 本章小结
11.5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基于供求理论的石油季度价格预测
12.1 石油价格影响机制简介
12.2 石油季度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2.3 石油季度价格预测模型的建立
12.4 本章小结
12.5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勘探开发与国际石油供求间关系分析
13.1 引言
13.2 石油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
13.3 石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
13.4 本章小结
13.5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基于VARX与VECM模型的年度国际原油价格预测
14.1 引言
14.2 模型理论与方法
14.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14.4 模型预测与结论
14.5 本章小结
14.6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际油价预测系列报告(摘选)
附录二 报刊文章和观点精选
油价迎来近期“三连涨”,油价上涨会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投顾点评:受OPEC+谈判破裂影响,周一国际油价涨破77美元,创近三年新高。市场的聚焦开始转向OPEC+的分歧会否扩大化,预计OPEC+产出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利空短期内还将形成下行压力,但持续时间或不会太久,OPEC+是否将在8月初既定会议前再次举行磋商,值得密切关注。从成本端来看,近期国际油价运行在70元/桶上方,尽管市场对于OPEC未来供应调整仍有猜测,但短期来看,考虑到夏季出行旺季到来,预计成品油消费将对油价形成支撑。在全球经济数据逐步回暖背景下,建议关注产业链龙头标的:中国石化(600028)、中油工程(600339)、荣盛石化(002493)、恒逸石化(000703)、东方盛虹(000301)、卫星石化(002648)、桐昆股份(601233)、万华化学(600309);给予“超额配置”建议。
风险提示:油价及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地缘政治影响
(投资顾问林旭锐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5100004)
研报来源:
研报名称:《石油化工行业:油价推动上游板块业绩提升,再次验证大炼化盈利稳定性-2021年半年报业绩前瞻》
分析师姓名:谢建斌
发布时间:2021-7-8
发布机构:申万宏源
详细内容:
原油价格同比、环比上涨,成品油价格上调:2021年4、5、6月Brent原油均价分别为65.3、68.3、73.4美元/桶,波动区间为62.2—76.2美元,2021Q2均价为69.1美元/桶,环比上涨12.7%,同比上涨106.9%,收于75.1美元/桶。2021Q2汽油、柴油价格累计上调4次,下调0次,累计汽油、柴油价格累计上调600元/吨、580元/吨。
新加坡炼油价差、乙烯裂解、PDH、丙烯酸与丙烯、煤制甲醇、聚酯产业链价差环比扩大:2021Q2新加坡催化裂化价差为3.9美元/桶,炼油价差环比增长0.4美元/桶。2021Q2石脑油裂解乙烯平均价差为274美元/吨,环比增长84美元/吨;丙烷脱氢平均价差为388美元/吨,环比增长64美元/吨;丙烯酸与丙烯价差3701元/吨,环比增长49元/吨;丙烯酸丁酯价差7259元/吨,环比收窄174元/吨;丁二烯与石脑油平均价差449美元/吨,环比增长102美元/吨。聚酯产业链方面,2021Q2PX与石脑油价差为254美元/吨,环比增长44美元/吨;PTA-0.655*PX价差为552元/吨,环比增长33元/吨;
POY-0.86*PTA-0.34*MEG平均价差1605元/吨,环比增长170元/吨。
行业重点公司2021第二季度业绩预测如下:油价上行带动上游开采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炼油盈利好转,中国石油——油价上涨释放业绩弹性,预计净利润253亿(同比增长390亿元,QoQ-9%);中海油服——受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政策及油价复苏共同利好,预计净利润7.4亿(YoY+29%,QoQ+308%);海油工程——主营业务FPSO订单向好,作业量持续提升,预计净利润3.5亿(YoY+472%,QoQ+192%)。炼化一体化企业受益油价上行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盈利稳定性,荣盛石化——浙江石化二期逐步投产,炼化一体化盈利稳定,聚酯产业链价差扩大,预计净利润40亿(YoY+102%,QoQ+53%);恒逸石化——文莱项目受益成品油价差扩大,涤纶长丝景气向好,预计净利润15亿(YoY+38%,QoQ+24%);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盈利稳定,PTA受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预计净利润44亿(YoY+30%,QoQ+7%);东方盛虹——聚酯价差扩大,预计净利润为7亿(同比增长8.3亿元,QoQ+16%);桐昆股份——受益聚酯价差扩大,预计净利润23亿(YoY+291%,QoQ+33%)。石油化工企业方面,卫星石化——丙烯酸及酯价差维持高位,产销量环比提升,预计净利润13亿(YoY+175%,QoQ+13%);广汇能源——受益煤制、甲醇、天然气等资源品价格上涨,预计净利润为5.7亿(YoY+47%,QoQ-29%) ;宝丰能源——公司受益焦炭景气上行,预计净利润16亿(YoY+26%,QoQ-7%)。
投资建议:1)从竞争力、盈利稳定性、产能投放一体化的大炼化角度,重点推荐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石化、东方盛虹、桐昆股份。2)乙烷制乙烯的成本优势,及丙烯产业链受益角度,重点推荐卫星石化。3)油价反弹、煤化工成本优势和长期成长性,重点推荐宝丰能源。4)油价大幅上涨的弹性,同时从海外上游缩减资本开支、国内加大能源安全保障角度,建议关注中国石油、广汇能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中油工程等。
风险提示:油价及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地缘政治影响。
栏目说明
本资讯栏目名称为《新财富首席解读》,主要内容为我司投资顾问对新财富获奖分析师的研报进行解读,是我司投资顾问对研究报告的再次加工,非新财富分析师本人解读相关公司、行业或市场,特此说明。
按照普通私家车,每年开1万公里,百公里油耗10升来算。 92号汽油最高9块钱,减去前几年比较低的6块钱。 一年多烧3000块钱的油。 10年3万。 对私家车来说影响没有那么巨大。 在国内大部分的城市,3万块钱也就够买两平方房子。
运输行业里重车算35升百公里轻车算30升。 不对劲,通常专业的物流公司是不去加油站加油的。
两桶油或者其他市营企业的批发,主要是销售柴油。 工程基建运输物流等行业用的柴油,大部分都是自己用批发价买回去放在自己储罐里的。
按照过去10年某个省全省的中石油加油站零售数据来说。 零售汽油929598加起来和0号柴油相比,几乎达到了2:1。92在汽油中占比大约85%。95在汽油零售中大约占比15%。98汽油销售量几乎就没多少,连1%都不到。
所以柴油零售价格上涨对工况基建运输行业来说意义不大。真正要看的还是批发市场价格。
以前我学经济学的时候,有一个概念是系数倍率这样色的,柴油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就和煤炭电力一样。 如果柴油价格上涨较多,则价格上涨会传导至后续的所有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和生活物资服务行业,即全社会生产成本增加。
最极端的例子是成本上涨后,部分私营企业干脆就放弃这单生意不做了。
从我们中石油出去的能源局章局长,他对传统能源的看法基本上就是夕阳西下,油头化尾转型势在必行。 现在国家战略上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家用乘用车这方面我们国家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我周边的同事朋友很多特斯拉,小鹏,比亚迪 等等。但是柴油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替代品。金融市场上的新能源相关,都已经涨得挺多了。 宁德时代比亚迪融捷股份五矿稀土江特电机盐湖股份等等 都有希望。
不过从2018年开始,确实非常明显的,全国两桶油的柴油销售数据都很难看。当时朝阳门东直门让写报告,分析分析,到底咋回事儿。我当时跟上面领导说这个事儿,你要我说真话吗? 这不就是川普闹的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